如何定位才能快速获取流量?
日期:2021-03-20 14:13:02
来源:磐石品牌服务机构
作者:磐石品牌
定位对于品牌,可能是灵魂的注入,让品牌有了与众不同的目标、愿景和能够在市场上立足的基础。好的定位总是干净利落,广告口号让人印象深刻,同时可以节约企业大量的营销费用,提升广告效果。不好的定位,啰啰唆唆,特征不明,虚头巴脑,用户记不住,企业自己也说不清。最可怕的定位,是根本不清楚用户需求,过高估计了市 场或错误判断了市场,产品和品牌定位都是悲剧。
一、对立性定位
对立性定位属于强竞争性导向(非用户需求导向)与对手显著差异化的定位,适合市场已经相对饱和、后发创业的品牌。这种定位的逻辑是必须有一个能够对标的竞品,最好是行业最大、知名度最高的竞品,这样你的对立才有价值,才能被用户马上感受到,才能跳出同质化竞争市场。
针对这个竞品,你认为你最与众不同的优势是什么?要么人无我有,就是对手还不具备的优势;要么人有我强,就是对手还没有重点强化的特点,你准备做到最好。从形式上来讲,对立性定位往往在广告语言上会使用“更”“比”“没有”“增加”“不是.……而是……”等字词,体现对比优势,并且一破一立,很容易带给对手不利的联想。
以2014年的网约车市场为例。此时,滴滴和优步已经成了快车、专车的代名词,神州作为后发者,以滴滴为对标,提出了“更安全的专车”,让对手被间接联想成为“不安全的专车”。这个是人无我有。同样激烈的二手车大战,瓜子、优信、人人车的广告投放数以亿计,但瓜子的投放效率明显更高。“二手车直卖网,没有中间商赚差价”,让对手站到了“有中间商”“赚得多”的联想对立面。针对红海竞争的白奶市场,特仑苏的定位是更高品质奶中贵族。“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”这句口号霸气又低调,让人印象深刻,广告公司因此获得蒙牛集团的10年贡献大奖。
以上案例,都是强对立性定位。如果需求都是一样的,不能体现定位的价值,只有通过定位,分化、切割、提升出新的市场需求,让自己成为与众不同的对立者,才有机会存活并赢得市场。

二、著名的USP定位
20世纪50年代初,美国人罗瑟·里夫斯(Rosser Reeves)提出USP(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)理论,即向消费者说一个“独特的销售主张”。40年后,达彼思广告将USP发扬光大。
在实践中,我们一般所说的USP,更集中强调产品具体的特殊功效和利益,是一种物理性定位。达彼思认为:USP必须具有特点的商品效用,要给予消费者一个明确的利益承诺,并通过强有力的说服来证实它的独特性。简单来说,就是我们的产品在某个功能上非常不错,是独一无二的。
USP定位经久不衰,可以说目前为止,绝大部分的品牌定位,尤其是科技创新产品、工业产品,都基本遵循了USP定位法则。甚至,USP也反向引导了工业设计和创新思维,简单、极致、功能主义、单点突破,这些新概念或多或少都有USP的影子。从表现形式来看,USP定位,最容易形成的就是场景型口号,即在某种场景(或问题)下,你应该立即选择我的产品“……,就用……”是常用句式。
比如,斯达舒广告经久不衰的定位:“胃痛、胃酸、胃胀,管用斯达舒”就是典型案例。明确场景,明确产品利益点,让消费者一听就明白,一对应症状就能联想到产品。这样的好定位,省力又省心。你想想,同类型的其他胃药品牌,你还有能记住的吗?
总之,USP定位基本是着眼于某个强大的产品功能,进行概念包装,给用户留下鲜明印象,建立竞争壁垒。

三、升维定位
与第一种对立性定位的思维方向正好相反,这种定位被称为升维定位。同样是竞争,不跟竞争对手在同一概念下进行差异化纠缠,而是直接升级到一个更高的维度,创造新的蓝海品类市场。也就是创造新的需求,或者启发新的需求,让用户觉得:这个产品,根本就不是之前的其他产品,是一种更高维度的购买体验,那你自然也会成为新品类的代表者。升维定位也特别适合创新型产品,或者创业阶段的企业。如果我的产品能够直接或间接创造新的需求市场,那我就没必要对标现有对手,也没必要就一个单点做USP突破,而是可以直接成为新市场的领导者和占有者。
比如预调鸡尾酒RIO,它是用威士忌、伏特加等为基酒,加入各种水果汁调制成的酒精含量仅为5%的一种新型饮料。RIO针对夜店渠道,从2013年发力,上市之后就很受欢迎,两年时间销售额突破20亿元。它的定位就是夜场酒的消费革命。在夜场消费上,当时还没有预调酒概念,初期消费者主要是因其酒精度低、口感好喝、瓶身彩色包装等元素选择RIO,所以早期RIO的营销很成功,因为市场上没有跟进者,基本一家独大。
需要提醒的是,升维定位并不是竞争导向,而是需求导向。升维的核心目的不是为了打击对手,而是创造或引导出新的需求。升维定位需要企业家有一定的战略格局和市场眼光,但也要避免好高骛远、过度判断。